看保定花園小區如何度過智能水表改造瓶頸期
發布時間:2018-11-15 10:07:16
智能水表的改造是為了居民們的用水方便,解決水管網老化,導致滴漏跑水問題,大大提高了管理部門的管理效率。但由于費用偏高、人員相對分散等等的種種原因,部分地區的智能水表改造工程遭遇瓶頸。這時應該怎樣度過智能水表改造瓶頸期呢?
智能水表改造工程的實施離不開居民的積極配合,此時就需要社區的耐心協調,用心來降低成本,才是*佳選擇。以保定花園小區的水改為例,經多方考察,社區首先引進了信譽可靠的物業公司。然后與物業進行了分工,社區負責組織和協調,物業負責具體實施。原則是居民自愿,居民自籌資金。
針對小區居民收入普遍偏低的現狀,社區對改裝插卡式智能水表的價格一壓再壓,讓物業公司將利潤降到*低。*后確定的標準是:居民家中設一塊智能水表的改造費(含智能水表費、管道費、人工費)650元,居民家中設二塊智能水表的改造費為1080元。施工從4月19日正式啟動。社區把之前的活動室收拾出來作為物業的臨時辦公場地,用以放置改裝材料、收取居民改裝費等。
在工程進行當中,有部分租戶更是十分不愿意出改造費用,社區工作人員耐心的挨家挨戶走訪,輪番為居民做工作調節。社區本身的中立位置,是協調牽頭的不二人選。花園里社區開了個好頭。兩邊使勁,一邊想法子降低造價,一邊將心比心耐心說服住戶,要盡多少心,要費多少力,不難想見。這才是真心實意地為居民服務。從社區具體工作的角度看,他們的賬也算得很明白:此時多費力,日后省大力。
*后,**的政策結合社區的耐心調節與居民的積極配合,成功地度過了水改工程的瓶頸期,水改后水務公司和居民享受到智能智能水表帶來的便利,沉浸在喜悅當中。